f_210729_1  

 

在這個物價飛漲,可是偏偏就是薪水不漲,銀行利息又低到快趴下的時代,多數人都想要為自己辛苦賺來的每分錢好好找個利息高,報酬率好的地方放著,希望能多賺點利息錢好成家立業、買房、幫子女存教育金等等。

 

於是銀行除了傳統的定存之外,便推出了各種不同的短期台幣、外幣優惠定存來吸引新客戶。雖名為優惠定存,其實當中暗藏了不少陷阱與限制,常讓一般民眾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焉。

 

而保險公司為了和銀行搶客戶吸收資金,便開發推出所謂類定存、儲蓄險的商品。標榜著”預定利率“比銀行定存來得高,與其把錢存銀行賺微薄利息,不如換個地方,改存保險公司。因為利率高,複利增值的效果自然也比定存好。

 

雖然因為過去有不少爭議案件發生,金管會還明文規定保險公司不得以存款、儲蓄名義吸引保戶,但實際上,這樣的保單還是不斷地被推出。這究竟是保險公司鑽漏洞,還是金管會睜一隻眼閉一眼地放縱,就不得而知了。

 

但這樣的保單真的比定存好嗎?而預定利率又是什麼呢?在了解預定利率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,保險公司收了保戶的”存款“(也就是保費)之後,究竟作了什麼?

 

首先,當保險公司收到這筆資金之後,為獎勵辛苦的保險業務員、銀行代銷的理財專員以及電話行銷專員為公司創造業績,就必須先發給他們一筆約定好的佣金來讓他們繼續努力打拼。

 

接著,保險公司為了維持日常的營運,所以會有所謂的營運成本。而這筆成本自然也需要撥一部分資金下來支應。

 

最後,剩下的錢,為了承擔萬一保戶發生人身風險需要作理賠,就必須放在安全的地方等著。而對保險公司來說,最安全的地方是哪裡呢?其實就是銀行定存、債券、房地產,僅有少部分的錢會拿去作較高波動的投資,以賺取較高的收益。

 

而所謂的”預定利率“,就是保險公司以最後這筆剩下的錢,所去作的各項投資,預期可獲得的報酬,而承諾給保戶的單一利率。為了當事故發生時能夠有足夠的錢賠給保戶,保險公司並不能進行大部位的高波動高報酬投資。也因此,保險公司的預期報酬率當然也不會太高。而承諾給保戶的預定利率,自然也不會超出自己的預期報酬率,免得賠錢做生意。但大部分還是能比銀行定存高出一點。

 

大家可以思考一下,若你所預計“存”在保險公司的錢,被七折八扣後,剩下的也大約只有原本的5~7成了。然後這剩下5~7成的資金,再以保險公司所承諾比銀行定存高的預定利率來做複利滾存,它的效果會如何?

 

好比小明、小華兩人各有一百元,小明用這一百元去銀行作複利定存。而小華為了追求高利率,甘願付了三十元當作手續費,用剩下的七十元,以比銀行高一些的利率在保險公司作複利滾存,究竟誰可以賺比較多呢?

 

答案其實不一定,必須看兩人總共存了多久時間。時間越長,複利的效果當然越能顯現。但若在短期內,還是取決於投入的資金大小。而保險公司所能提供的預定利率,多半得花上十幾二十年才能顯現出超越複利定存的效果來。

 

所以在了解保險公司如何運用資金之後,聰明的你,未來面對預定利率,相信能夠作出更明智的選擇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永遠的大笨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